前年Boy George 官司欠債,屋也要賣掉,今年由個人藝術展、簽名攝影集、<Colour by Numbers> 41周年特別膠,到年尾重磅Crossover -- 先是翻唱Bronski Beat的同志神曲 <Smalltown Boy>,再震撼的合作就是跟歌德之神 Peter Murphy 合唱的 <Let the Flowers Grow>,活力滿滿,重上正軌,搵銀與創意並重。
|
西班牙女子搖滾樂隊Hinds以二人姿態出現的專輯 “VIVA HINDS” 少了柴娃娃的女孩感,反倒帶來了成熟之音,與及前所未有的可塑性。從被唱片公司開除到隊員離隊,大概就是一臉困頓地創作了這張專輯,整張專輯都能體現到這種無奈又想重新出發的張力。在一陣油漬味上繼續發揮Hinds的可愛女力。
|
這不只是Noel的第一次,更是迄今(在港演出)最好的一次。這次真的能看到他對結他的熱情,與樂迷的真摰交流,也許是因為不用跟弟弟過招所以心情顯得向好所致。那麼,樂迷們實在不好意思要求他與Liam復合了.... (除非他倆真有朝冰釋前嫌)。
|
英倫長青二人組寵物男孩從來都是超級關愛隊。大抵編輯出身的主音Neil Tennant ,社會發生何事都逃不過他的慧眼。收起了Synth Pop老祖宗的霸氣,新專輯 "Nonetheless"輕輕給你一個擁抱,說點鼓勵,柔柔響起的曲目像是打開一本Self Help書籍逐個章節為你告解。
|
由派對到耳筒裡的聲音,勁力電音勝過Red Bull,也就代表過無數人的青春與活力。於是乎,只要功夫放軟釋出電力以外的另一面,樂迷就有投訴。從第二張專輯 "Audio, Video, Disco" 已經很想軟化,甚至明言想做一些「適合一家大小至愛親朋在車廂裡聆聽的音樂」。
|
劉以達首次自資舉辦的《劉以達「尋根」作品展音樂會》,連續兩晚於旺角麥花臣場館為歌迷完成尋根音樂旅程。找來三位樂壇女唱作人Lydia Pau(包仲欣)、Wendyz Zheng(鄭嘉嘉)和 dorothy(劉君冬),演繹他入行40年的經典金曲,特別嘉賓何超儀(Josie Ho),早前英國拍戲期間弄傷小腿骨裂,不顧腳傷在台上玩得甚high。
|
睇Show撞到十三少之 Tom Jones 香港演唱會 2024 頻頻拉著女友拉頭馬的練馬師韋達,大抵難得星期日無馬跑,3月16 日星期六晚上,居然也跟一眾樂迷現身亞洲博覽館觀看Tom Jones 香港演唱會 ! C+3 欄星期六沙田賽日,三T無人中,馬迷大嗌食白果,本人也只憑一匹「樂滿貫」 (英文是IMA SINGLE MAN )(笑) 才得以WP平安。聽得Tom Jones的,又那有Single Man呢! 一眾樂迷風騷的帶著老伴、女友,又或溫馨地帶著行動不便的家人,走進會場欣賞84歲、數度訪港的Tom Jones。
|
登六的Jarvis雖然負傷上陣,卻狀態依然,手舞足蹈唱出少男心事,道盡少年樂迷的痛,還有人到中年得不到的愛,讓樂迷重溫當年以Brit Pop型男姿態遠距離觀看成人世界,一曲「普羅大眾」說的就是門當戶對Different Class。大抵今日樂迷已置身其中,心靈受創了,成為Pulp曲中的可憐小人物,甚至在音樂節看自己的同場已婚前度,真是情何以堪。(故事純屬虛構)
|
《TONE未來音樂頒獎禮》第二季季選結果已經出爐。三甲全女將Serrini、麗英@小薯茄首支派台即奪冠亞,《造星》Sinnie Ng、 MC $oHo & KidNey 再度入選。十個音樂創作單位,將可競逐今年十月總選獎項。
|
各大歌影視藝人計劃On Hold,Boy George也不例外,頻頻發表新曲自我解悶。成熟穩重道出人生七味是Boy George近年的新曲風。亂世之時,更加聽得入味。在IG 自行預告的,是Boy George全程用 iPhone拍攝的MV "Clouds",也是他的2020發表的首張單曲。
|
挾著 “The Fat of The Land” 的氣勢,在96至98年間,人氣不輸Spice Girls 。沒想到,拿起那張經典的 “The Fat of The Land”會是一件傷感的事。聽著Firestarter 、Smack My Bitch Up 這樣的激蕩節奏,眼角竟然泛起淚光。主音Keith Flint - 在MV 與舞臺上的這位狂人,就這樣的給自己了斷,也給樂迷這樣的一個終章。
|
如果你只記得那張在樂壇上嶄露頭角的首張專輯 “Kissing To Be Clever”,抑或是橫掃流行榜令樂隊登上商業寶座的經典Colour By Numbers,倒不如接受新的Culture Club。Boy George 從美少年到素食達人,幾十年過去了,要接受的是 ,Culture Club 的另一個姿態,本來就已經是另一支樂隊了。 |
無論跳舞音樂市場怎樣發展,浩室音樂與哈哈笑精神永遠在心中。空間感與Acid house ,來到澳門,肯定找對了地方。來自阿姆斯特丹的二人組 Yellow Claw,兩年前以三人姿態來過香港演出,如今成員Jim Aasgier 和 Nizzle出現在澳門 Club Cubic (嬌比),展示 “YELLOW MOTHER FXXKING CLAW” 的新面貌。
|
Clockenflap 2018首輪音樂陣容 INTERPOL、KHALID、DAVID BYRNE 紐約傳奇Post-Punk大團INTERPOL、美國R&B新人王KHALID、前Talking Heads主音,音樂文化界巨匠DAVID BYRNE及台灣唱作女神安溥等等,將聯同其他音樂單位,於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至11日(星期日)在中環海濱演出,帶來一年一度的音樂及藝術節Clockenflap 2018。 |
來自新西蘭奧克蘭的The Beths,跟許多澳紐樂隊一樣,都是在九十年代的英倫音樂基礎上發展過來。雖稱不上具破天荒的創新,就是在舊事物取材過來,在南半球的水土孕育出另一種清新。首張專輯Future Me Hates Me,專輯封套跟名字一樣,在晦氣中尋找真我,獨特在於那份陽光中的自省。
|
2018年9月11日晚麥花臣場館即將舉辦的「搶耳音樂節2018」,推薦6組極具市場潛力的新銳香港音樂人。他們是經過「搶耳音樂廠牌計劃2017/18」的學習與實踐、最終脫穎而出的6組音樂人,展示新音樂、新視野,合力拓闊香港樂壇光譜。 |
日本新生代最具代表性的樂團水曜日のカンパネラ 將於2018年10月12日,假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MusicZone,舉辦首場香港專場音樂會。
|
對於搖滾老而不而言,Paul Weller與Debbie Harry才稱得上男神與女神。先天的俊男美女不在話下,搖滾風骨才是神髓。曾經定義年代,往後堅持自主風格,二人才足以年屆長者之齡,仍然是樂壇矚目的名字。。 |
專輯名字 “Manila Ice”表明身世,以他那冷冷的音樂性情把馬尼拉的風光意境結冰,Post Punk、Shoe gaze、實驗電音,還有他最撚手的迷離R ‘n’ B,這樣的南亞風情畫絕對消暑。
|
從政治經濟到生活的不確定性,蒸氣音樂一下子好像是這個年頭最合適的配樂。懷舊的內容不乏諷刺意味。八十年代,既美麗,又殘酷。自省過後就是淡定,在網友帶動下採納種種現代原素,混合了東洋的City pop,撥開亂世紛陳,一份打從心底裡熱愛城市的情懷,湧上心頭。 |
身為X Factor的勝出者、Simon Cowell旗下男子偶像樂團One Direction一員,Harry Styles在流行樂壇的出現,本身彷彿已是一種原罪。如果當他的首張專輯只是另一張偶像歌手的唱片而不屑一顧,又似乎有點可惜。
|
由文藝復興基金會主辦的「搶耳音樂廠牌計劃」 (Ear Up Music),舉辦不同主題的廠牌工作坊及國際音樂產業論壇,從製作、市場、媒體關係等方面,拉攏世界各地音樂從業員,為本地音樂人在全球化下解讀走勢,學習如何經營屬於自己的廠牌。 |
不熟悉的場地與惡劣的天氣,Clockenflappers今年又一起進行了一次實驗。遺留下來的縱然是一大堆裝啤酒用的膠杯、一雙濕透了/變哂型的鞋和細細聲的錄像音頻,我們還是期待著來年的Clockenflap,能和我們一起走更遠。
|
當每個人都向 Prince 借題發揮,其實都也是在向Prince致敬。其內在的才華,外在的傳奇性,大家都不禁要把他的名宇與自己拉上關係。的確,他重塑了美國的性感Glamour,在音樂界產生了 Erotic Funk 這個不正式的字眼與流派。在情色國度裡,風流而不下流。王子一路好走。 |
當年Steve Strange 與 David Bowie 合作拍攝 <Ashes To Ashes> 音樂錄影帶,共同寫下新浪漫歷史一頁。如今二人先後離世,分別留下最後專輯“Demons to Diamonds”和“Blackstar”給樂迷紀念。無獨有偶,Steve在最後專輯內翻唱了 <Loving the Alien> 向Bowie致敬。
|
他的一剎那,模仿過希特拉,熱愛德國戰後暗黑藝術世界,唱出了柏林圍牆的浪漫,誘發華麗搖滾及隨後的新浪漫,公開支持藏獨和法輪功,就蘇格蘭獨立表態希望英國能維持原狀。他不斷閱讀歷史,以舞台的手段反映時代。 |
不是沒有好的音樂,也不是沒有具代表性的歌手/樂手,只是這股音樂力量打散到不同的圈子,新一代音樂圈便予人失色的錯覺。 雖然未必會再有屬於年輕一代的代言歌手,但反正 i世代就是自己做代表,那麼來更多派對和音樂節給人們Selfie就是了。
|
Clockenflap去年表明可能要永別西九文化區,最後,今年照舊在西九舉行,還帶來最大型的一次。從外國到本地,把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音樂單位放在同一空間出現。結果,樂隊太多,時間太少,許多本來想看的環節都消失於擠得滿滿的時間表中。這也是算是缺失嗎?
|
剎那光輝的永恆 Steve Strange
屬於Steve Strange 的黃金年代太短暫,人們都說他的樂隊Visage 是曇花一現 -- 卻全都成了一個年代的關鍵。他於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給英倫街頭文化做了最華麗的示範。在社會的窮途末路裡,用青春自建出路,不管你是藝術學院高材生抑或雙失青年,只要你肯動手為形象標奇立異,都能融入他的夜店世界。 |
在大銀幕重溫五子的青春風采洞見當年魅力,五人有著他們的性格原型令樂隊推進。主音Tony Hadley的敦厚、結他手Gary Kemp的狡黠、低音結他手Martin Kemp的忠誠、結他手/ 色士風Steve Norman的優雅、鼓手John Keeble的剛勁,女導演George Hencken便用各人的性情去剪輯片段從而建構各人在片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