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dgi |2016.2.6
圖: 互聯網
相關文章 黑色佈局 - 別了 David Bowie |
去年十一月份在信和買下Visage最後專輯 “Demons to Diamonds” 後仍遲遲未執筆回顧。豈料來到2016年,啟發了新浪漫(New Romantic)運動的祖師爺David Bowie 帶來一張強勢專輯 “Blackstar” 後亦離開了樂迷。兩位當年憑著合作拍攝 <Ashes To Ashes> 音樂錄影帶共同打開了樂壇多元化的年代,如今都歸去塵土。反正關於Visage的文章還未寫好,倒不如把二人「合葬」起來,在此一併回顧他們的最後專輯。 |
相關文章 剎那光輝的永恆 Steve Strange |
最後一面 Visage
如果英倫八十年代新浪漫樂隊Visage主腦Steve Strange在去年2月的時候能在埃及被救活過來,而又,高傲自負的Steve 願意接受我們的訪問,大概會是這樣 – C: 「聽得出“Demons to Diamonds”野心很大,似要做重塑八十年化初電子音樂界的那份銳氣,甚至要超越當年John Foxx 與Gary Numan之流,這張唱片想要說的是甚麼? 」 Steve: 「我想做一張偉大的唱片。」 Steve: 「在樂隊重組後的回歸專輯 “Hearts & Knives” 和現場專輯 “ Orchestral“ 之後,我的感覺回來了。我仍然有很多粉絲,在捷克的那次 (指在捷克滑雪競技賽閉幕音樂會的表演) 演出很受歡迎,人們都很熱情。真正的Visage已經強勢歸來,我有信心可以把潮流再帶起來。」 |
C:「唱片的風格都在八十年代電音與搖滾的板塊上來個更強化的編排,你害怕別人笑你食老本嗎? 老是八十年代的聲音… 」 Steve:「你知道嗎? 沒有我根本就沒有Boy George,甚至沒有八十年代。David Bowie也得以藉著我們的新浪漫再度走紅。那是一個很好的年代。把八十年代再做一遍,都沒問題。甚至乎,那可以當作一個音樂類型去看待。」 Steve: 「所以我要Boy Geroge 為我的專輯做形象設計! 根本他就是抄我的。(笑)」 C:「你們都捱過了不少艱難時刻。畢竟八十年代太多誘惑,毒品、垂手可得的名與利,還有不公平的唱片生產制度…那你同意Boy George 所認為,現在做音樂比當年更隨心嗎? 」 Steve : 「當年太多少不更時的日子,浪費了不少時間,創作亦不集中。現在就把那個時候做得不夠好的,來個Take Two 。現在去做一個屬於自己唱片廠牌很容易,我們很有名氣,在網上做推廣都夠了,所以這張專輯都談到不少關於The Blitz的故事,還有一首歌是寫給我的老拍檔Rusty Egan。」 一切都是注定。 |
當Steve想在有生之年把Visage的成績再做好一遍,倒就是沒有這個機會。這張專輯 “Demons to Diamonds”,是Steve在Visage中的「最後一面」(Visage 在法語是面的意思) 。新專輯準備得如火如荼之際,Steve 便魂斷埃及。樂隊就把尚未完成的作品共同製作,成為Visage 的最後專輯。那當然,以上的訪問亦只是筆者的幻想。死者已矣,一切都只能當作 Legacy。 封面造型很像80年代末的Boy George,負責這張專輯形象設計的他簡直就是要Steve 扮他。二人的Bitchiness是多年來友誼的表現。再細心閱讀封套內頁,有三首歌的歌詞,是專輯內沒有的,並寫著 “Written (but not recorded) by Steve Strange”。相信是Steve還未完成的三首作品,令人遺憾。看到其中一首未灌錄的作品歌詞,歌曲是獻給Rusty Egan,更是感人 – 歌名叫 <Kings of the World>,歌詞是這樣: A door to life abundant/ we made the age of wonder/ kings of the world, kings of the world/ Heroes, sounds and marvel/ created, and they came/ they can amaze, they can amaze/ arrive romantic/ and rise the traveler/ is where we made it/ we’ll never age, we’ll never fade/ love and brother/ tears to tears/ love and brother/years to years 即使作為他的樂迷,都會覺得他總停留在昔日光輝,很不上進。不過看過他這首詞,大抵能明白他的心情 – 新浪漫是一種永恆的東西 - 因此他努力把他在八十年代最好的一面,重新發掘出來,然後把未做好的做到最盡。 |
專輯開首的 <Before You Win> ,電氣氛圍不僅要回復當年的春,更富有John Foxx 與Gary Numan 當年大膽的未來感色彩。Steve 大爺肯定要回溯到他的黃金年代,昂然創造出更厚實更圓渾的新浪漫之音。在集合Visage全盛時期各種舊音之餘,仍同時保留 “Hearts & Knives” (2013) 時期以重型搖滾作主導的聲音。翻唱 Bowie 的 <Loving The Alien> ,比起原曲更怪更Alien,<Fade To Grey>的因子在背後隱隱作動,難道是想向其偶像挑機 ? Steve 的招牌讀唱在 <Seven Deddly Sins Part Three> 把Visage的妖魅帶到去極點,也帶點警世意味。<Aurora>和<Clubscene>是個驚喜,把色士風匯入八十年代青蔥搖滾之中。<Star City> 俄語說唱的中板電音肯定是Visage的另一拿手好戲,以純電音帶領人們430穿梭機在星際漫遊。<Never> 在肥潤的Bassline下唱出 “Never stop dreaming” 為專輯帶來明亮的總結。 覺得專輯好聽嗎? 快去買吧。出身自威爾斯的Steve Strange,其家人得到當地市政的同意,會在當地設置他的銅像,以表揚他對流行音樂文化的貢獻。項目正在籌款中,可購買專輯及到所屬網址捐款。 https://crowdfunding.justgiving.com/stevestrangestatue
|
新浪漫是關於Bowie的二次創作
“Let the children lose it, let the children use it, let all the children boogie” -- <Starman> David Bowie 於1972年發表的 <Starman> 令Bowie Kids 片地開花,誓要與眾不同的青少年爭相模仿,形成一個植根於Bowie音樂的次文化族群 – 一個代表青春與希望、但風格異類的族群。顯然,這個就是Steve Strange 所帶領下的新浪漫夜店傳奇的前傳。 新浪漫 (New Romantic) 本身就是對Bowie的二次創作,受著當時學術界思潮的各種影響,把Bowie的一切來個更瘋狂的複製。Bowie對新浪漫美少年的影響隨處可見,除了各式各樣的七彩粉臉與裝模作樣的舞台表現,Bowie 的一句一詞都不停被引用。筆者最近看Bowie的電影 《天降財神》(The Man Who Fell To Earth),Bowie在亭園裡的一句深情對白 “I don’t hate anyone” ,才發現Boy George 在他的自傳攝影集 “King of Queens”中,用 “I don’t hate anyone” 來評論他的所有敵人和不快往事,原來也是出自Bowie。 Boy George向Bowie 的二次致敬當然不只一句 “I don’t hate anyone”。Boy George 有一張不太成功的專輯 “Cheapness & Beauty” 便以搖滾的姿態翻唱過 <Fun time>; 他的樂隊Culture Club在專輯 “Don’t Mind If I Do” 唱了首更輕快的<Starman> ; 又發表過跳舞合輯名為 “Ordinary Alien”。 算起來,經歷樂壇輝煌歲月的樂手都已屆五六十歲,死訊接二連三,樂迷終於不得不面對死亡。對於音樂人的悼念,也變成「慶祝他們的音樂貢獻」來調整心態。
|
天堂再聚 David Bowie
如果因為Bowie 曾經作為一個長期的Living Legend而最終都離我們而去而傷痛,甚至有點情緒,或者,用英國前衛錄像導演Derek Jarman 作例子,可能會讓我們比較理性。 Derek Jarman於1994年因愛滋病逝世,臨終前四個月發表了最後的電影作品“Blue”。他當時幾近半盲,眼前只有一片藍色。電影中就用上這種藍色作畫面,配上他自己和各人的旁白與及配樂 (Brian Eno 亦有參與),在自己的最後時光給影迷作最親密的情感交流。 |
“Blackstar” 跟這部電影異曲同工,只是這張專輯完全沒有把Bowie的死亡事先張揚。在死訊傳出前,”Blackstar” 若無其事的當新輯發佈。不得不說Bowie 既偉大,又自大。死前來個黑色佈局,在大家毫無心理準備下展示一個關於死亡的行為藝術,同時又把時間計得剛好的新專輯給樂迷用來懷念他。 當年英倫青少年(即所謂Bowie Kids) 在1972年展開大規模追星行動,把Bowie當作救世主般追隨。你和我都追不到這偉大的狂流,但在 2016年,我們得以在網上以其最後新輯作為對偶像的最後潮拜,徹頭徹尾是Bowie Kids 2.0。突然,有種莫名的幸福感。 把唱片打開,單是封套內頁已相當震撼。文字全是盲人凸字,層層膠膜鍍上啞黑厚紙質上。來點事後孔明,內頁設計盡是黑色天文現象圖案,預示巨星隕落。一張星際圖片與音波圖,像是「你聽到這張唱片時我已經回歸宇宙了。」 唱片監製Tony Visconti說這是Bowie臨終前送給樂迷的一份禮物。是真的,起碼印製成本已不便宜。 |
印刷精緻的封套只是Bowie最後匠心的前奏。把唱片送到去音色效果較佳的音響系統裡播放,保証聽得目定口呆。 躁動不安的鼓擊是全碟的脈絡,透不過氣的壓抑頻率,與電音相互碰撞的急喘感,喚起了鬼魅的唱頌。失真與不尋常的演奏,是開始看見死神的幻象,激昂電結他仿如最後生命力,二者正在搏鬥中… 這張唱片太有高度,要說的可以很多很多。只是可以肯定的說,他的後現代藝術拼貼手法,很厲害。誰會想到用切割的、碎片化的手法,以爵士樂去分享彌留的體驗 ? 把41分鐘的死亡之旅播放完畢後,唱片的餘音散落了一地責任。我們要更了解他的作品,我們要成為Bowie,去保留他的世界觀,他的音樂,他的價值。特別是,在這個大氣欠奉的下流社會,在這個不是人人認識David Bowie的時代 (藐咀)。 隨著兩位啟迪者相繼離世,撰寫新浪漫音樂特輯更有致敬意味,未來的日子希望能抽空分享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