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愛恨新浪漫 (三) - 同志簡史

文: Edgi 

圖: 互聯網


          

相關文章

bowie-rip1.jpg

黑色佈局 - 別了 David Bowie

 


 

 

試想想以下的情境 ---

有人說道:「這個世界太虛偽了,只顧實用與理性,抹煞人文色彩與對自然的追求。人就是活在規範中嗎? 不可能吧! 自然,才是我們的本性!」

周圍的人都示意贊成,位位答道: 「對對對! 自然是人的本質!」

人們看起來很團結一致。

突然一位娘娘腔的男生走出來附和: 「對啊! 自然是人的本性,不應為世俗教條所限! 性向也是自然的一種! 同志們也應在社會得到同等權利喔!」本來在叫囂吶喊的人們,頓時啞口無言,甚至表現出怪異的眼神,使得該男生無地置容 -- 這樣的情境是同性戀文化運動一直所受到的對待,最真實的反映。

 

 


           

相關文章

ss3.jpg

剎那光輝的永恆 Steve Strange

 

 


 

 

要說新浪漫文化及八十年代風潮,怎能不說同性戀? 雖然濃妝豔抹不一定是GAY,男裝女穿也可以是純粹潮流,可是沒有先天性的發姣基因與體內雌性嫵媚元素,怎能持之以恆把易服(Cross-dressing)成為人生使命,力求終身美麗? 新浪漫美少年,由自卑抑鬱的童年,長大後以妖冶豔麗的姿態大搖大擺地由地下夜店走上流行榜前列位置,其實是同性戀文化在多個世紀以來與世俗抗戰的成果。

 

 


 

翻開人類歷史,人根本就是雜交的動物,對男女並沒有多大的意識分野,只要喜歡便可走在一起,可見性向其實是一種非常自然的行為。而我國的同志史比西方更早期,據聞三皇五帝時期的史料已經有有關古代同性戀者的記載。只是隨著禮教的誕生,一切約定俗成就成為了建立社會的條件與思想骨幹,漸漸男性與女性的社會角色被定型,人的自身行為也受著社會所定的型態而影響。可是愛慾之事,就是受著人的自然感覺而行,於是男男與女女的交往並沒因禮教而消失,只是發展成地下活動而已。走向地下發展的同志運動,全世界的經歷也似乎是相同。

 

 

 

 


受著法國大革命的自由精神所影響,十八世紀時的整個歐洲大陸都受到極大的震盪,多種文學、哲學、藝術的變革運動都成了社會浪潮,有些學者開始蠢蠢欲動,希望為性取向爭著一點權利。可是當時大多數的歐洲國家都受著宗教的影響,把同性戀行為視為嚴重罪行,要施以酷刑,故很多人都還是不敢公然走出來表達意見。走到十九世紀,英國大文豪王爾德Oscar Wilde還是因性取向而身敗名裂。到了二十世紀初,同性戀/ 跨性別文化仍不斷被追打。到了六十年代開始,受著反戰運動、反主流文化及後現代主義進一步興起所影響,跨性別文化在人權上及美學上,才開始可以在社會釋放出來。終於到了1967年,英國把同性戀合法化。在六十年代成長的新浪漫美少年,正好承接著這股跨性別文化浪潮而來的革命性階段。他們還未走上舞台上搔首弄姿之前,已在這個性別交錯與性權的浪潮中浸淫了十多二十年。

 

 


 

本身為女權主義者的文化界英雌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於1964年發表了著名的論文“Notes on Camp”向同志ICON王爾德(Oscar Wilde)致敬,也為這種跨性別文化風潮作出釋義。論文所提及的種種意義,跟十八世紀的浪漫主義、Punk的反學術及反權威、性權運動甚至新浪漫的俗豔都不謀而合。綜合全文,當中的幾點對於了解新浪漫非常有啟發性 ---

1. Camp在十八世紀中的歌德小說、中國風、諷刺畫、仿造的名勝古跡已成了雛型; 而十八世紀是文化思潮上的一個分水嶺(浪漫主義);

2. 向街頭文化取材,利用一種顛覆性手法挑戰嚴肅的社會法則(Punk精神);

3. 以性別交錯作為一種自我身份的肯定與表達(LGBT同志權益運動) ;

4. 怪裡怪氣甚至以醜怪的誇張表現手法其實有反烏托邦的警世信息(新浪漫樂隊及同為「本是同根生」的歌德搖滾的造型與音樂很多時是對社會作出的反諷)

5. 男扮女裝,一直是傳統戲劇表演的一種模式。(這也解釋了誇張瑰麗的Glam Rock及新浪漫跟戲劇表演藝術的微妙關係)
整篇論文好像為新浪漫少年及七八十年代的妖豔流行文化作出了一些前瞻。

 

 

 

 


說回那群成長在六十、七十年代的小朋友,他們童年時的娛樂還未如現在般多姿多采,看電視是唯一比較滿足的活動了。電視節目的內容,足以影響人的一生(沒誇張,你沒聽過「香港人是 TVB教壞的」嗎?)據聞五十、六十年代的英國的公共教育短片「Camp味十足」(如1951年的Duck & Cover); 而卡通片中的Superhero角色,那種充滿個人風格卻又穿上毫不實際的戲服,其實都隱藏著Camp的元素; 在六十年代風行一時的電視版蝙蝠俠,實在Camp到令人發笑,與現在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版大相逕庭。至於電視台選播的電影,多為二、三十年代的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當中的美學元素及幾位德國演員作為同志符號人物的代表性有著深遠影響(本文的下一章會介紹德國文化對新浪漫的根源性影響)。

 


 

隨著後現代主義及同性戀權益運動在七十年代的爆發,Camp文化及同志意識濃厚的節目及影片如雨後春筍般,在影視界風姿綽約。Cult片導演John Waters的瘋狂電影捧紅了易服女王Divine; 藝壇巨星Andy Warhol也在旗下多套電影中找來好幾位如Candy Darling等這種貌美如花的變性演員; 被喻為是新浪漫鼻祖的同志代表人物Quentin Crisp的自傳“The Naked Civil Servant” ,於1975年被改編為電視電影,引起英國社會各界討論,成為了大眾茶餘飯後的話題; Quentin也一下子成了名人,四出接受訪問談及自己的同性戀經歷,倣如傳教; 七十年代初的流行榜節目上,David Bowie、Little Richard、Roxy Music等一代妖冶宗師大發姣功,教樂迷如痴如醉,可見Camp文化在英國已經相當入屋了。有趣的是,由於 Camp/ 跨性別文化在英國的地下圈子有著頗普遍的影響,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Camp、新浪漫還是甚麼; 不論異性戀者還是同性戀者,有些人以為他們自己只是一種潮流打扮(“Dressing Up” )而已。 就在這樣的一知半解下,他們便一直為Camp、新浪漫、甚至跨性別文化推波助瀾而不自知。


 

 


矛盾就在這裡了。既然很多英國的「五十後」「六十後」都受過這種跨性別混合文化的洗禮,雌雄同體這個原素不知不覺間早已植根在某些人的體內。可是到了七十年代中後期的龐克浪潮,即使大部分被視為叛逆的年青人都穿起了龐服、梳起了雞冠髮型、聽著Sex Pistols的歌,跑到去Sex服裝店潮拜,也不見得當中的所有人也團結一致。龐克圈子中的恐同(同性戀恐懼)心理非常嚴重,而對於後期部分龐客的七彩繽紛的衣飾及化妝極度反感。本為反皇室霸權的龐克文化,也漸漸產生了自身一套的霸權主義,對很多事物都有標準,橫行無忌來打壓異己。諷刺的是,明明是對龐克文化的膚淺與走向商業化狠狠地作批判的一部電影,竟被標籤為龐克電影 -- 這是英國後現代大導德瑞克賈曼(Derek Jarman)的電影《慶典》(Jubilee)。筆者看來,賈曼這種作為學術界中的高端分子及後現代主義的一員,其實他一方面欣賞龐克作為代表著英倫文化墮落的反動運動,另一方面卻又厭惡龐克流氓的種種不是 -- 膚淺、漫無目的、貪圖名氣、易受唆擺,還有恐同症!

 

龐克搖滾的早期人物Wayne County(她是一位美國變性人,常以Drag Queen打扮示人)在片中被龐克女流氓所殺一幕,明顯表達他心中對龐客恐同的不滿。龐后Vivienne Westwood看罷此片後也不甘示弱,她推出了一款Tee,Tee上面印上了一封信表達對此片的不屑及其恐同言論。不過所謂言論,也不算是甚麼言論,只是一面倒的粗言穢語作出人身攻擊。這某程度上,也足證了龐克文化發展到某個階段,到底所謂何事。

 

 


 

在《慶典》中,還有很多美學元素都預示了在知識分子領導下的藝術文化與龐克的融和 -- 當中的未來主義、科幻原素、十八世紀的藝術點滴、新舊原素拼貼,代表著知識分子受著後現代主義衝擊下,他們在美學上的嶄新視野。導演賈曼的一生,對於同性戀文化也有點象徵意義。他還未正式當上長片導演之前,化名為Miss Crepe Suzette參加過一個名為Alternative Miss World的「選美大會」,成了1975年的「冠軍佳麗」。這個選美大會,擺明車馬是另類 -- 這是一個 Drag Queen選美大會。何謂Drag Queen呢? 其實它也是Camp文化的一種,說得比較籠統一點就是為了娛樂及表演而作出誇張的女性打扮。Drag Queen 就是要打破時裝與藝術的界線,透過自家創作的藝術衣飾,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展現亦男亦女的特質。新浪漫夜店Blitz的其中一位常客Andrew Logan,就是這個「選美大會」的搞手; 也間接把這種Drag文化引進Bltiz,把新浪漫次文化的美豔與媚俗推至更高境界。本也為Blitz的中堅蒲友Boy George,成名後於1984年以Culture Club的名義在格林美音樂頒獎禮上,接受「最佳新人獎」時,向美國樂迷致謝道: “Thank you, America. You have taste, style and you know a good drag queen when you see one.”此名句至今仍為經典。當時的Boy George本身實在是個「很捧的Drag Queen」,甜美的流行曲風配上溫和的性別交錯造型,比起一般打扮過火的易服者更平易近人,感覺像個洋娃娃。這也是何解他當年由三歲至八十歲都喜歡他的原因。

 

 


 

同性戀權益運動經過多年來的推進,在八十年代總算抬起頭來。不論時尚文化圈抑或音樂流行榜上,都有很多知名的同志分子。可是同性戀所受的考驗似乎沒完沒了。愛滋病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在男同性戀者圈子中爆發,新浪漫圈子中的 Derek Jarman、Leigh Bowery及其他同志名人都在九十年代初,在世紀絕症的陰霾下離開人世,為八十年代璀璨華麗的同志文化帶來了一絲傷感,而全球恐同效應又再一觸即發。同性戀者似乎難以避免受著社會壓力。也許如Quentin Crisp所言,快樂不應來自他人,而應來自個人本身; 於是同性戀者在時裝、音樂及文化的一片樂土上,繼續彰顯那瑰麗婀娜的自我……

 

(待續)

 

 

 

 


 

 

伸廷閱讀: Notes on Camp 
http://individual.utoronto.ca/variations/notesoncamp.htm
DUCK AND COV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KqXu-5jw60
六十年代的BATMAN 電視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mXgziMPpuU&feature=related
變性龐克歌手Wayne County 於 Jubilee 的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yNVLhb2VwE
華荷巨星(Warhol Superstar) - Candy Darling 的甜美動人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_2KLRfgjsU&feature=related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