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愛恨新浪漫 (二) - 從十八世紀到八十年代的浪漫主義

文: Edgi 

圖: 互聯網


          

相關文章

bowie-rip1.jpg

黑色佈局 - 別了 David Bowie

 


 

 

新浪漫夜店的吸引之處,就是讓一眾在世俗中鬱鬱不得志的邊緣少年,在奇異的裝扮下,找到了一絲慰藉。

當年還當著散工的Boy George,每晚跑到各大夜店搔首弄姿,成了夜店紅人。他的美豔姿態也吸引了一些雜誌記者的目光,初嚐到在媒體曝光的滋味。Boy George老父看到兒子的妖異妝容,女裝男穿的易服造型竟被一些年青人報章報導,不禁詢問兒子:「這是甚麼一回事?」

George:「這是個時尚文化運動來。」

老父:「這個運動叫甚麼名字?」

George聳聳肩,無言。

老父嘲笑道:「哈! 一個連名字也沒有的時尚運動,也叫做運動麼?」

 

 


           

相關文章

ss3.jpg

剎那光輝的永恆 Steve Strange

 

 


 

 

多得Spandau Ballet的監製Richard James Burgess在一次訪問中,為這個在地下夜店已蘊釀多年的時尚運動給了個名份 -- 新浪漫(New Romantics)。一直以來有人不太喜歡新浪漫那種誇張瑰麗的形象,總是欠缺內涵似的; 音樂界也認為很多新浪漫樂隊的形象搶佔了音樂的重要性; 連本來也屬於是新浪漫出身的Japan也要跟新浪漫劃清界線。而一般人形容80年代初至中期的流行音樂,總用上「媚俗」、「香豔」等詞語,漸漸地新浪漫的華麗與驚豔,好像跟拜金的優皮士拉上關係,更淪為MTV時代之下的商品(有人認為新浪漫到了後期發展成以Duran Duran為首的Yuppiepop)。


筆者在少年時代第一次接觸新浪漫的音樂錄象,感到非常震撼的同時又相當疑惑: 為何上一個年代的風格比現在的更前衛,更大膽,更夢幻,更多樣化呢? 人所共知八十年代就是誇張,可是在音樂錄象中出現的那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泛亞服飾與音樂,手工粗糙卻玩味十足的DIY衣服與道具,豔度甚高的花斑斑顏色運用,充滿迷離感的煙霧背景大玩光怪陸離的故事情節,創作背後一定有些意識形態在當中。單單「誇張」一詞就能解釋所有嗎? 不,不可能。背後一定有些更有趣卻鮮為人知的東西。

 

 


 

當代英國最反叛的年代是Punk,而後龐年代就產生了歌德次文化與新浪漫。原來歐洲大陸在十八世紀也有一個很反叛的文化年代 -- 浪漫主義時期 -- 對,這就是新浪漫的前身與根源。

不論古今中外,總有一些自以為是知識型智者,以極端理性與邏輯去統領社會,無視個人化與情感,但求以一套又一套的理性法則去令社會變得文明、進步。十八世紀的歐洲人,就在啟蒙主義與工業文明的社會背景下,以藝術與創作向社會作出反動。

主觀、重視感覺、個性解放、與大自然結合為浪漫主義者的主要思想。他們對拜倫式英雄相當祟拜(即那種美麗、神秘又自我、有天賦才藝與靈感卻具自我摧毀性特質的人)。這種精神,由十八世紀走到去上世紀的八十年代,都在一眾新浪漫少年身上找到。以傲慢而俊俏見稱的Steve Strange,其樂隊Visage的代表作 <Fade to Grey>,正好表現了那種孤獨而淒美的冰冷感。而Steve Strange、Boy George、Adam Ant、Marc Almond等人到後期也明顯地有著自我摧毀的傾向。不過,世事奧妙的地方就在於事情的雙面性 -- 既然人可以如此放縱地生活,那麼他們的創作定必可以把瘋狂推到頂點。要知道,以瘋狂去形容一個人是貶義; 以瘋狂去形容一樣創作,是褒獎。
 

 

 

 

 


浪漫主義的世界中,不論文學、音樂、繪畫,都沒有一套特定創作方法,總之就是透過古怪的想象,以誇張的手法做出既復古又前衛的超現實效果,所以在浪漫主義的作品中,既感受到他們對傳統方法運用技巧的紮實,也感受到要超越現實的瘋狂處理手法。這種既舊亦新的風格,可是來自兩派浪漫主義者的極端心態 -- 積極浪漫主義者是向前看,對未來充滿理想; 另一邊廂,消極浪漫主義者是逆流到過去,美化並留戀中世紀社會,逃避當下問題 -- 這可以解釋到,幾個世紀以來,浪漫與新浪漫都既予人復古感,卻又帶未來感的創作取向。


 

 


在Boy George的多款造型中,其中一款是穿著類似是中國龍袍的絲質外套,內穿的,竟然是龐后Vivienne Westwood出品的上衣。這種我們作為亞洲人感到大惑不解的混種泛亞文化,在新浪漫少年的衣著與音樂錄象中都輕易看到,有時更對他們對亞洲文化認知的薄弱而深感荒謬。

 

原來在十八世紀的歐洲,在浪漫主義興起的同時,也是歐洲帝國主義擴張之時; 歐洲人為了方便到亞洲做生意及進行間諜活動,都會穿著當地亞洲人的服飾(加上在炎熱的亞洲區,穿上當地人的服飾是生理上的必需)而啟蒙時期對理性的追求,令歐洲人決定要對亞洲文化作個深究。漸漸地,歐洲人對亞洲文化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可是老外對於亞洲的自大心態,似乎是永恆。他們永遠利用自己的幻想去把自己對亞洲的認知呈現出來 -- 不論Boy George把龍袍與龐克的結合,新浪漫MV中對亞洲的形象表達,以至西方學者對中國/亞洲的研究,很多時候都是「創新與幻想」的成果,而多於真實的呈現。可這又是新浪漫次文化美學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而新浪漫少年在打扮上對於街頭文化的取材,除了受到龐克的DIY精神影響外,其實也跟浪漫主義重視民間工藝,力抗工業文明下的大量生產的精神不謀而合。他們重視衣服的獨特性,抗拒連鎖式大量生產的時裝,所以看到甚麼生活上的小東西,都會加以用人手創造成一件奇異服飾,作為到夜店玩樂的戰衣。

 

 

 


在70年代成長的新浪漫少年都受著Glam Rock及倫敦的音樂劇造型文化影響,故他們的衣著與化妝,都是一種角色的表現,心情的啟示。原來十八世紀時浪漫主義的繒畫作品,也是非常強調顏色作為表達情緒的作用。而以高飽和度的色調,配以光與影作強烈對比效果,亦是常見的藝術手法。這種顏色與光影的運用,也跟新浪漫少年的妝扮有很多共同之處 -- 他們的樣子很多本身其實也平凡不過,就是透過化妝與攝影的光影運用,為輪廓重新打造,成了美男子; 強烈的對比顏色在他們的衣服中也顯而易見。而看過Blitz及新浪漫樂隊音樂錄象的,都會見到他們扮鬼扮馬的造型。角色轉換,也是浪漫主義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生活強調幻想,自然會對不同人士的身分產生代入感。這種角色轉換起源於十八世紀歐洲人對工業文明及法國大革命的逃避心態,透過文藝活動來重塑身分。

 

同樣,新浪漫少年在當年不穩的社會氣氛中,就是晚晚跑上夜店扮士兵,扮修女,扮希臘女神,扮瑪麗蓮夢露,來尋求一刻的快樂,忘記日間的刻板工作或失業的苦惱。當然,隨著新浪漫少年一個又一個成了樂壇巨星,失業不再,但這種角色扮演便主導了他們的服裝造型與音樂錄象故事情節。

 

 


 

反對理性與大眾化,強調多元文化的融和與拼貼,互相戲仿,跨界別的創作,是後現代主義的創作精神,跟十八世紀的浪漫主義的創作概念與手法都有許多共同之處。後現代主義在七、八十年代在知識分子的圈子中得到非常蓬勃的發展。很多作為藝術學生的新浪漫夜店蒲友,在後龐年代把後現代主義這個尖端概念融入到時裝造型,漸漸在夜店裡形成了新浪漫次文化; 當街頭文化遇上學術活動,關於新浪漫的種種傳奇,還有很多很多….
(待續)


 

 


 

連結:

Boy George 訪問, 關於時裝的個人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gqq_furj4A

新浪漫 MV Megamix, 充滿著多元文的藝術元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xPS-XYQeNw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