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Boy George 的韓流契機 ? 南倫敦的私密回憶 SE18

文: Edgi  |2025.8.12

圖: Boy George IG

 

 


K Pop決心成為音樂大溶爐,即使背後有著無數合作與投資,精準計算下至少不是雞棚,而是有血有肉真功夫。

 


正所謂家家有求,一曲 <A.P.T.> 大抵也令西方及韓國音樂人趨之若鶩,感覺機會處處,試試尋找商機。Lionel Richie及 Megan Thee Stallion監製、在PSY協作及主持下,極之快手製作出 《KPOPPED》這個聚集重量級西方歌手與韓國歌手組合參與的合唱音樂節目。不過講真,一個老牌歐美歌手怎可能對幾乎千遍一律、取自歐美奶水再以工廠模式創造的亞洲審美標準的音樂團體感興趣。倒過來,新晉韓國K POP練習生位位Z世代,追隨的西方音樂已是相當的「後現代」,歐美老前輩對他們來說可能是(祖)父母那輩的偶像了。從節目上各演出單位的表情,都一臉客氣,大家都在試水溫。就連不時向同台合作的樂手歌手指手畫腳以示不滿的Boy George,在參與這個最新節目時也顯得相當和藹,與K Pop 妹豬 StayC 同台齊唱 <Karma Chameleon>。呵,K Pop妹豬又知不知Boy George 當年是如此美豔不可方物的嗎?

 

 

 


其他在《KPOPPED》出現的西洋歌手還有Spice Girls (Emma Bunton & Mel B)、Kylie Minogue、TLC、 Boyz II Men亦有份參與,齊齊現身首爾攝影棚。正所謂入鄉隨俗,節目所見Boy George一到韓國先去參拜韓國寺廟,跟StayC 與當地佛壇大師問好。接了地氣,來到地球東北面的倫敦人,會否更易融入當地的音樂氣氛? 先睹為快,看了StayC 跟 Boy George同台演唱 <Karma Chameleon>,在這種八十年代西方音樂類型、自我搖曳的文化背景下,突顯K Pop工業化一式一樣的唱腔,與西方音樂史上最搗蛋與顛覆的Boy George同台合唱,StayC 中有人見拙,亦有人見優,個別成員有相對沉厚的嗓音唱出騷靈味令佐治流露欣賞之情。

 


K Pop 是優質的,卻像是傳統教育創造出來的資優生 -- 正確、規矩而造作,還有亞洲社會的「團體主義」。與西方文化強調的個人主義、街頭智慧、多元文化也能共融的西方音樂圈,《KPOPPED》 這個節目,簡直就是類比真人Show。

 


不論《KPOPPED》製作效果如何,何需介意太多。反正Boy George 從來搞作多多,也是80年代新浪漫精神無限伸延與嘗試,哪怕是負債累累(拜Jon Moss 與Culture Club官司所賜),一石二鳥,寄還債予創作。音樂劇《紅磨坊》、個人DJ Tour、畫展,停不了的雙子,繼續華麗。

 


最新電影 "Christmas Karma" (中文名應該叫 《聖誕現眼報》吧)當主要角色,在電影未上畫前,新專輯《SE18》 繼《Cool Karaoke, Vol. 1》 及 賀壽登六合輯 《60 for 60》 (真的出了60首歌 分別6張CD)後,再跟製作人Benny D合作。曾在音樂會上談到自己的音樂過去,佐治坦言:「80年代,好多金曲都過時了,這是肯定的。」現在他的巡演歌單中已去蕪存菁,只唱永恆、能耐聽的歌曲。大概這也是他日後對正式發表的作品中所追求的定義 – 沉穩、耐聽。新專輯《SE18》發揮Boy George多年來的音樂本色 -- 雷鬼是強項,騷靈是老本,跳舞混音是興趣,取自過去作品中最美好的聲音,感覺像<Everything I Own>、<I Just Want To Be Loved>、<The Crying Game> 或 Jesus Loves You時期神級跳舞專輯《The Martyr Mantras》裡的原素,在其90年代摒棄偶像歌手形象後的音樂軌跡上配以今天變得沈厚的嗓音,把專輯命名為《SE18》透視過去與當下。SE18好一個東倫敦區號,作為曾經 Woolwich 區內的一份子,就是街坊視覺,講自己,講過去,耳聞與凝視,一鏡到底的慢鏡萬花筒 。亦即是說,沒有太討好的搶耳輕快歌曲,卻值得由頭到尾品嚐一遍濃厚芳郁的佐治童子。

 


對身心靈早已是專家的Boy George,開首<Be Good To Yourself> 就像Ozzy Osborne 一段訪問片段說「要愛人先學會愛自己」。Jazz的引子、穿插Victim 裡的琴音,Gospel 唱頌,算是專輯中最能「主打」的歌曲。< Self Help Business> 逐漸把其創作的暗黑面呈現; <Vibe In The City> 長達六分半鐘的Big Band 雷鬼大步走; 陶心之作<Just Can't Find>八十年代編曲手法果然是殺手鐧,情緒直插心坎。<Butt Butt Butt>、 <Dirty Little Limited Company> 、<Giving it to Me Wet> 依然坦誠說出男男世界的美麗情仇。<These Lazy Days>竟然帶點 R’n’B 風韻,冰冷Chill感能令體感降低至少兩度。<Moody> 把這種Chill感延續,<The World Is Cool >又是他依然要嘗試的搖滾風格,卻有著Jesus Loves You時期的舞動快感。


在短小精悍的串流音樂潮流中,或許漸會失去了聽長篇歌曲的耐性。Boy George 作為成熟歌手,憑著經驗與韻味,足以叫樂迷手執一張唱片,由Side A播放到Side B,與當下潮流分庭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