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慣性實驗 Clockenflap 2016

文、圖: Edgi |2016.12.16

clockenflap-2016-01.jpg         

相關文章

ichi.jpg

風Sound ‧ 水喜 – 聲音藝術家 ICHI 專訪

 

                                            

與其說今年的Clockenflap缺點多多,倒不如說是重新一遍給大家共同經歷的空間實驗。

 

相同的舞台,相同的入口通道,五年之間,在西九舉行的Clockenflap不經不覺已上軌道。大抵在那個暫借的空間經驗多了,主辦單位能兼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然後好像連演出單位的陣容也一年比一年強。去年陣容鼎盛的Line up,一直叫本地樂迷難忘至今。

 

clockenflap-2016-02.jpg                    

相關文章

ckf01.jpg

音樂是非題 Clockenflap 2015 (上)

  I See The Light Before Our Planet Explode

                                                                           

 

好不容易又一年,來到今年,LCD Soundsystem 和 Die Antwoord先後脫腳。而當回憶佔據了當下,今年的音樂單位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比不上往年。在新的演出場地,一切更要重新開始。新的場地規劃、人流安排、舞台佈置、音效配備,來不及整頓過來,音樂節的第二天已橫風橫雨,人人腳踏在本來已不太完善的添馬公園草地上,在大雨中泥足深陷。有人大嘆這次是可怕的經歷,有人說當是去了Glastonbury,真是觀點與角度。

 

回想起來,其實我們都被寵壞了。連過去在西九的五年,天氣也相當好。可別忘記,我們從來都為著這個香港唯一的戶外國際音樂節,一起摸著石頭過河。就幾個老外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找地方舉行音樂節,試著試著,從前身的Rockit,山長水遠去到澳門,到後來的Clockenflap,某年甚至去到鴨脷洲工廈; 又一起來到西九爛地做開荒牛,經歷過不同場地,樂迷也奉陪到底,同甘共苦。

 

 

  clockenflap-2016-03.jpg

 
                                                      

只是今年來到中環海濱,表演舞台的背後盡是政經核心的辦公大樓,或多或少篤眼篤鼻,翻起了隔夜情仇。望向舞台後方的那個國度,他們看來永遠不會明白創意經濟是甚麼一回事,好像各有各共存,雙方不屑一顧。再來個全景一看,所謂的繁華璀燦,其實都是光害 -- 消耗他人空間與能源來助己之長,正正就是這樣。

 

未知是否大家都對上述有同感而覺得掃興,關於音樂節的爭論比往年還要激烈。但老實說,你會因為今年的總總不濟而決定下年不再去Clockenflap嗎?


Indie樂迷不會。文青不會。Hipster不會。湊熱鬧的老外不會。想吃/被吃的好西男女不會。因為,你就是我的唯一。沒有你這個唯一,我還可以去那裡消遣? 結果人人邊罵邊看,卻欲拒還迎,情節有點熟… 呀,跟大台的一樣吧。發展經年,Clockenflap也有一定程度的慣性收視。

 

clockenflap-2016-07.jpg

…Huh!?

                                      

 

慣性,因為你就是我的唯一。看似貶意,卻暗藏宿命中的毅力。在音樂節的第三天,已晉身成影壇新貴、本地樂隊朱凌凌主唱白只,在台上感性道出關於香港人的宿命。「我們是被選中的一群人….就繼續做下去吧,雖然沒有人會讚你。」

 

同一個舞台,同一個時段,就在前一天,本地另一傳奇樂隊…Huh!?睽遺多年再合體,主音Tim在台上高唱樂隊經典 <究竟應該點>,好些樂迷激動得淚流滿面。白只就好像跟Tim首尾呼應。但願「繼續做下去」這個信念,能為大家找到思想的出口。

 

clockenflap-2016-04.jpg

clockenflap-2016-05.jpg

BADBADNOTGOOD

                                                  

 

可能受制於新場地與音浪管制,不少音樂人的表演未如觀眾所期待。反倒來自加拿大的新派爵士樂隊BADBADNOTGOOD實屬驚喜。鼓手的Punk鼓與隊中成員放任Jamming,彰顯爵士樂的態度,台上播放著八、九十年代兒童美術節目 Art Attack的片段,勾起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與童趣。「藝術無彊界」應該就是樂隊的宗旨吧。

 

clockenflap-2016-08.jpg

ICHI 

                                                 

 

來自日本的實驗音樂人ICHI ,一樣以童趣大玩聲音Jamming,只是他是個一人音樂單位,演出時以一架車仔滿載自製樂器,隨手活用玩具與日用品創造新聲音,連牙刷也不放過,誓要以最簡單的工具突破音樂體驗。本地Metal 樂隊 I See The Light Before Our Planet Explode與龔志成則合演音樂變奏,阿龔仙氣十足,非常上鏡。

 

clockenflap-2016-09.jpg

Blood Orange

                                                                 

 

在冷雨夜的星期六,堅守看著英國R&B音樂人Blood Orange,是來自一點幻想。心裡想著: 「曾經偉大的Prince已經走了,看看誰是繼承者們?」Blood Orange一個轉身換結他,扭扭擰擰唱出綿綿情歌,一個腳步又跑了去坐著琴椅使出琴技。風雨交加,我在Blood Orange 身上找到了 Purple Rain。即使,Blood Orange 在他的一身黑衣之下仍難掩圓胖,與Prince的型格外表有點距離。

 

clockenflap-2016-10.jpg

M.I.A.

                                                       

 

後來補上的演出單位M.I.A.,代表著外國勢力似的大談國事港情,更像是一種政治宣言。這位霸氣女皇真人真有點像梅豔芳。說起來,現在K Pop的奶水不少都來她。大家本應準備好為著她的饒舌電音舞曲扭起身段來,只是雨勢愈來愈大,女皇連番鼓舞的說著種種好話(比如說下雨是上天對我們的祝福),也帶動不了全場觀眾起舞的致興。

 

clockenflap-2016-06.jpg

George Clinton & Parliament Funkadelic

                                  

 

不熟悉的場地與惡劣的天氣,Clockenflappers今年又一起進行了一次實驗。遺留下來的縱然是一大堆裝啤酒用的膠杯、一雙濕透了/變哂型的鞋和細細聲的錄像音頻,我們還是期待著來年的Clockenflap,能和我們一起走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