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dgi
作為八十年代老靈魂,總覺得新生代的自由創新與喧鬧就任他們熱鬧下去,我們站在一旁旁觀與祝福就好了。正所謂安份守己,走到不同年代不同風格,各自安好就得了。
一部由姜濤主演,談移民的電影,集合台灣演藝力量與港星合作,還要在紐約拍攝的華語電影,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 1989年關錦鵬導演執導、由張曼玉、張艾嘉、斯琴高娃主演的《人在紐約》。
當地產的張曼玉聽鄉里的忠告,來到紐約的家裡,首先要第一時間把家裡的窗全部打開,把自己一身華人的氣息,也得跟紐約「接地氣」,好讓自己日後在紐約順風順水。靠婚姻嫁過來的斯琴高娃後來也照著這樣做,卻換來有米丈夫的恥笑。
人氣與才藝不容置疑的姜濤,從一百毛脫胎換骨過來的李嘉文,在這部《我的天堂城市》中,又如何接地氣呢 ? 又會遇著怎麼樣的恥笑呢 ?
論追夢與恥笑,姜濤本身就是過來人。李嘉文也是赴美追夢的真人真事,把二人放到電影情節當中絕對能令觀眾自動對焦。可惜二人飾演的情侶似乎有點違和感,可能姜濤作為超級偶像的氣場太強大吧。至於去到台灣演員主演的另外兩部曲,典型台灣電影的人民情懷,與及尋找祖宗靈魂與自身的跨代對話。
這類人在異鄉的電影,離不開無奈與希望。不同在於導演的視角,把幾組人設定在那幾個主題上。改編自台灣新生代導演俞聖儀的同名得獎短片,電影《我的天堂城市》以三段故事貫穿而來,也隱約帶來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視角,在這個紐約大蘋果遭遇的患得患失。不過這類型的段落式電影有其優缺,三段故事把內容擴闊了,也輕易把演員的陣容加強,令觀眾在一部電影中帶來不同層次的觀感經驗。只是節奏上的掌握不夠明快,以長片的節奏去拍攝三個短片,看上去時令觀眾有點尷尬,到底該去慢節奏地感受主角的情緒,還是很快地又回到去感覺他在生活上的變化呢 ? 而且有些故事比較值得花篇幅去拍的,如第三部曲的關於家庭暴力一家三口的故事,有點浪費了素材。拍攝這類三個段落組成的電影,如何分佈段落實在需要巧妙地取捨。
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部曲由宋芸樺飾演的翻譯員,儼如社工的角色,審視華裔紐約人陰差陽錯的命運,在職業上的不能為與為之反射到自己身上,成長出另一個自己。片中父親最後一句: 「我們這年紀還能去那裡,就在這裡(台北)散步吧。」的確,有夢趁嫩追,夠心夠力面對出國的消耗,適應與否得看緣份。
執筆之日,香港馬王之一「浪漫勇士」勝出澳洲滿利谷馬場舉行的國際一級賽,在麥道朗策騎之下捧走覺士盾盃,認真威風。經此一役,肯定又被馬迷將之跟另一本地馬王「金鎗六十」比較了。其實馬王出征與否,還不是跟人一樣。去或留,因人而異,出國的付出與收穫,因緣際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