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紀錄世代 (上) - 《少年滋味》導演 張經緯專訪

文: Edgi |2016.4.24

圖: Pekkle 、互聯網

錄像: Pekkle 

thetasteofyouth01a.jpg           

相關文章

p11108332.jpg

紀錄世代 (下)  

《癡》 導演 邱炯炯專訪

 

                                                                                     

自從不知哪裡來「雙失青年」這個字眼,青年問題就一直存在至今。失落的一代竟也傳宗接代,繼「廢青」之後,成長問題更蔓延到年輕學童。學童自殺一個接一個,數字屢創新高。大抵現實得蒼白的香港,總有拔苗助長之嫌。一句到尾: 讀好書,做好工,報父母之恩,這就是你的人生。記得《音樂人生》(2009) 正正(紀錄片主角黃家正父親對兒子的暱稱) 在片中的一句 : 「我來這個世上是想知道甚麼是Human Being 。」不過,生於香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探索Human Being,成本太高。

六年後的今天,網絡世界讓青少年感受多了,然而社會與經濟更為不堪,父母與子女的想法,肯定愈走愈遠。《音樂人生》導演張經緯,本年帶來一部儼如跟當下青少年對話的紀錄片電影《少年滋味》,實在來得合時。在第四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上反應熱烈,連帶訪問環節各人也相當踴躍。等了好一段時間,終於到我們了。

 

     
                                                            "紀錄片的剪接就如劇情片的編劇。我任由受訪者自由發揮,但當那麼多素材搜集回來時,剪接就很困難,還要有道德標準在當中。你不能最後打一句「純屬虛構」就去創作。"                                                      
     

 

                                                                                               

一部關於年份的紀錄片

 

C: 同樣是關於青少年的紀錄片,《少年滋味》跟上次的《音樂人生》有甚麼不同? 

張: 《音樂人生》是關於一個人物的紀錄片,而《少年滋味》則是關於一個時代、一個年份。要知道拍的時候是2014年尾的冬天,那就是佔中剛完結的時候。到2016的年頭又發生事(魚蛋革命)。2015年剛好就像個風眼,比較安靜的一刻。當然我不是預知的,而是在那段時間去聽聽年青人在想甚麼。那就是一個時間、一個年份的紀錄片。

 

C: 受訪者是在哪裡找來 ? 有選擇過嗎 ? 

張: 影片出品人香港青年協會,最初想把他們的一個大型音樂會,即片中的萬人音樂會拍攝下來。他們覺得那個場景很好。而他們亦做年青人事務,於是想到拍一部關於年青人的紀錄片,就找到了我。故此這片的一個限制就是要在一萬人的合唱團、來自不同學校的團員,尋找受訪者。初時我們找到三十個,很快的,只有三星期時間,我要憑直覺去Spot,那些可能是有故事的人,又或者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從Band 1到普通一點的學校去尋找。由最初三十位受訪者,到最後Final Cut也有十人,再之後Cut到九人,就是這樣的篩選。所謂的篩選,是要找具代表性和故事性的受訪者。

 

 

thetasteofyouth06.jpg

 

                                                                                         

C: 那你如何引導受訪者透露出心底話 ?

張: 我不想把這個事情神秘化,倒不如反過來說,是受訪者有說話要講,而我只是在這個時候坐著聽他們說。他們知道攝影機在面前的感覺是怎樣,會意識到不只是跟我說,也其實至少會跟他們的同學/學校說,對戲院觀眾說,甚至全世界說。我沒怎麼去引領他們,而是他們有說話要跟大家講,是這麼的一個關係。

 

C: 你剛才在映後分享會說剪接很重要,那你會否用自己的方法,去將故事整合,來表達你想傳遞的訊息 ? 

張: 紀錄片的剪接就如劇情片的編劇,因為我們拍的時候,至少我拍的部份,並沒有劇本去依循。我是任由受訪者自由發揮,但當那麼多素材搜集回來時,又怎能做到個故事出來呢 ? 這就比劇情片更有Moral Requirement (道德標準) ,因為他們是真人來的,你不能最後打一句「純屬虛構」,然後就作你自己想作的東西。所以剪接是很困難,像編劇,還要有道德標準在當中。這次不只我一人剪片,還有還有兩位年青人,一個八十後,一個九十後,加上我這個六十後,所以都是我們三個的溝通。在這個創作過程中,也是一個學習。

 

thetasteofyouth05.jpg

 

                                                                                                   

求同存異

 

C: 那你用了他們的角度去剪片嗎?

 張: 當然電影這回事,又或者任何創作,就好像村上春樹所說:「我們好像去到內心好深層的地牢內,黑漆漆的,然後在那裡把一些東西拿回出來。」這些是解釋不到的,所以在他們剪接師的眼中,那些所謂好看的東西,是不可解釋的。同樣我認為好看的,也不可解釋。這是因為來自不同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們常在公司裡說: 「不要講,做就好了。」用實際去証明,做到了先去証明,而不是每日寫計劃書,而他們做到了。然後我們大夥兒人在公司裡看到影片,都覺得好看喔。那我就也要認同。但我也有我來自那個年代的角度,可以放到去故事上,例如,你會見到片中那些趙紫陽、司徒華的書,那就是來自我的。

 

C: 人們對這些有意見嗎 ?

 張: 那是屬於我的年代,對於90後而言,89民運他們也未出世,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跟我們的感受不一樣。我是60後,正正是他們現在廿多歲的時候,所以會對某些事情特別敏感,而他們也會對一些事有意見。好像片中Angel,即Head Prefect的那位,她的苦惱,對於她們這些剛畢業的人,就感受至深。他們會更加站在Angel的角度去看訓導處的處理手法。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他們看到那些有趣的地方,我也說出我認為有趣的地方,分享大家看到的地方,而不因為我是導演,就決定一切。很實際的,我把電影帶到這裡放映,那好看嗎? 要是好看的,那就是道理了。

 

thetasteofyouth03.jpg

 

                                                                                               

C: 那麼這過程中有爭拗嗎?

張 : 不會的。在工作裡,例如我在公司,我不會因為我最年長,又或者是導演的身份就要大家聽我講。把影片放出來,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我把剪輯後的影片放出來,他們說悶,那我就知道了。因為自己本身也是觀眾,他們也是觀眾。就是這樣的一個關係。那是溝通,並不是爭拗,爭拗只是因為Ego (自我中心) 問題。現在社會只是因為利益和Ego才爭論不休,但我們拍的電影並沒有利益或Ego。當我把素材放到影片,到底是變得豐富了,抑或悶了,他們都有反應。如果他們覺得不行,就拿走吧。然後,我們會把大家的素材和片段,互相剪輯,他們會減我的,我也減他們的。

 

C: 以你這個60後導演,你覺得現在年青人的滋味會是怎樣 ? 甜、酸、苦、或是辣? 

張: 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相信年青人,因為你不得不相信年青人。世界始終是屬於他們的。

 

thetasteofyouth04.jpg

     
                                                                 "坊間有種不太好的一種所謂正能量,例如,找一些殘疾人士,其 Statement是,我跛的都得,那你為甚麼不行呢 ? 這樣的話某程度是你沒有聆聽。你首先要尊重他們的痛苦。"
                                                               
     

 

                                                                                                                    

你們有聽到我嗎?

 

C: 你會否覺得年青人退步了呢 ? 好像在片中人人都說沒理想,以前的人不是這樣的。 

張: 我們要明白,Generation Gap 幾時都會發生的。而特別是在一個社會急速發展的情況下,代溝的狹縫就會更大。如果以中國歷史為例,二千年前一直是帝制,我懷疑會不會有代溝這回事。種田的種田,一代完就一代完,但香港在這幾十年當中,經過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再到回歸,都不停的有事情發生。好自然,世代沒有溝通,看到的事情不一樣,是平常不過。就是了,我們最需要做的,是要相信年青人。要全面解釋,亦要去聆聽,要聽他們的痛苦是甚麼。坊間有種不太好的一種所謂正能量,例如,找一些殘疾人士,我怎樣怎樣慘,其Statement是,我跛的都得,那你為甚麼不行呢 ? 這樣的話某程度是你沒有聆聽。你首先要尊重他們的痛苦。即使你說少年不知愁滋味,你也要去聆聽他的愁滋味,雙方才可繼續溝通。

 

C: 但這種愁滋味算是一個過程嗎? 他們將來看到的都很悲觀嗎 ? 

張: 你太迷信電影吧。你覺得電影導演是上帝才這樣問吧。導演把影片完成已經很好了。你現在問的是上帝的問題。這是將來的問題,你甚至當我是黃大仙…. 我真的不知道,真的要靠我們,一步步的去做好。比如我要拍這紀錄片,就要講粵語。爭吵是沒有用的。只要我多拍一些粵語的電影,拍多些紀錄片,都說粵語的。只要我的影片存在,粵語文化也會一直流傳。每個人把事情做好,我只能夠這樣的說。各行各業的崗位,做好自己。

 

thetasteofyouth07.jpg

 

                                                        

其實少年愁又何嘗不是來自社會的大環境。對於年紀稍長的青年觀眾,片中阿Paul的故事或最能引起共鳴。Paul一直想當教學工作,幾次報考教育學院都失敗,最後成為「義工王」,以義工工作影響他人。為人家長看見兒子走另類路線,固然不爽。可見教育編配問題,形成當今青少年發展的一角荒誕奇景。

 

停不了的世代之爭,制度問題,荒誕和悲劇,另一套紀錄片《癡》去到另一時空,把時代與人物,互相交錯,為的是不讓歷史被遺忘,悲劇再重演。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