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Please wait...

訂閱 CULTURE-ON


HKIFF42 回顧 - 大衛連治的法包與 Bloody Mary

文: Edgi |2018.4.7

圖: 互聯網


 

 

不知道是否受主流的飲食文化所影響,現在連看電影也對片中食物特別有印象。


記得去年電影節一連看了兩套紀錄片,分別是《大衛連治藝術人生》 (David Lynch: The Art Life) 和《藝術改變世界》(Beuys)。前者主人公大衛連治是暗黑藝術狂熱者,後者Joseph Beuys是為藝術教育廢寢忘餐的大忙人,共通點是二人都能隨手拿出一條法包。大衛連治的藝術處處都是血腥內臟,家中工作室的畫作便用上過期法包加上棉花,塗上顏色,血淋淋的立體效果即成。至於Joseph就純粹食法包頂肚餓,邊食邊講藝術理論,免得餓壞身子。


今年電影節的「深刻食物」一樣來自大衛連治。大衛連治友情演出《福伯的不老傳說》(Lucky),更是《德州巴黎》(Paris Texas) 男星夏利甸史丹頓 (Harry Dean Stanton)的遺作。片中二人在老人酒吧摸著酒杯底飲Bloody Mary,細數人到黃昏時的種種感受。香港觀眾一定感同身受的瑞典電影《我為樓狂》(The Real Estate) ,租客與業主傾合約前也飲杯Bloody Mary,為商討複雜的業權來個美麗的前奏。


電影是集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大觀園,在夾雜更多非主流電影及紀錄片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更見世界大趨勢。歡迎來到反烏托邦。是的,飲杯Bloody Mary壯下膽,至好入場。

 

 

 

 


 

在這個紀錄片比劇情片更恐怖的時代,現實中的荒誕情節,就連編劇都寫不出。財金界爆料紀錄片《強國救世夢》(China Hustle) ,任職顧問公司的受訪者開首一言豪語: 「呢條片入面冇個好人! 連我自己都唔係」點解要做壞人? 首先要有蠢人。美股節節上升,全因中資實現了美國夢,皆大歡喜。美國小型銀行Roth Capital 年年搞Conference儼如Festival,派對包括健身、豔舞、各式音樂會與DJ Set,Billie Idol 和Snoog Dog都是Headliner。30場 Conference 為sell 美國上市中資股 。七旬阿伯信錯Conference,退休金盡失。顧問公司接手調查,放蛇查証中國公司員工數目,過程有趣。只是法律漏洞令美國上市中資股任意假大空,無法無天,背後變相是個Wild West。顧問公司看破紅塵, 自知改變不了世界,最後決定調轉槍頭,「賺哂你地班友錢好過喇」。


從美國股市玩到去非洲,中資土豪瞄準非洲木林。 Leonardo Dicaprio 監製下的《綠林鬥士》 (Slidas) ,追蹤西拉斯塞亞格為保護當地農業,搞起自家App,又徹查各人利益關係,十足刑事偵輯檔案,最終成功自救森林,但他也深知一切只是開始。物質與精神的戰爭,成身名牌的枕邊人也叫他算了吧。畢竟當權者與外資最擅長以「經濟發展」為口號,迷惑眾生。

 

 

 

 


被迷惑的,何止資本市場。老外帶著資金,大舉入侵立陶宛豬園,《豬園欲潤》(Miracle) 女導演英格烈維塔妮蒂用上女性愛情視角,帶出土地、金錢與祖先的問題,其實,全都來自個不爭氣的衰佬。女人心事特別多,特別是,上了年紀的。《我為樓狂》(The Real Estate) 女角 Leonore Ekstrand就演活了自卑婦人的控制欲。面對想做共享工作間的老租客,和黑市劏房大王,最後為了收樓,神又係佢,鬼又係佢。女角如何撐起一部電影的確相當重要。飾演《歡迎光臨夢幻樂園》(The Floriada Project) 的單親母女,童星Brooklyn Prince與素人Bria Vinaite,二人一拍即合。在電影的多個層面中,演繹了喜感與黑暗。明明母賢女孝,只是生活太艱難。不過你可會想到角色本為討好投資者而起用Britney Spears嗎 ? (一定不會入場看,一定不) 幸好,電影在籌集資金方面用上好幾年時間,令導演Sean Baker「覺悟」不一定要硬找明星出演作主導,況且Britney也已經Overage 了。幸好。

 

 

 


看電影不忘聽音樂。傳說中的文青經典《柏林蒼穹下》(Wings of Desire) 終於在大銀幕看到了。要重溫的不僅是世人的煩惱,還有年青有型的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 在片中的演出。作為專業文青,誰不飲過Radiohead的奶水? 獲得康城最佳男主角及最佳編劇獎的《獨行殺星》(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在Jonny Greenwood配樂下,角色的靈魂與血肉相互交纏。


真亦假時假亦真,用另類手法談國情,是避免尷尬或過於嚴肅的最好方法。《狼隱之家》(The Wolf House) 用上定格動畫配合各式藝術效果,令一個靈感來自智利納粹社區的故事變成暗黑動畫。重溫林青霞飾演的《暗戀桃花源》,導演賴聲川獨特的敘事手法把觀眾掌握在幽默與哀愁之中,反正關於戲中的那個核心議題,並沒有答案。借用舞台劇的荒誕喜感,令人想起 《人生七部曲》(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 那種四兩撥千斤的嘻笑怒罵。改編自法國漫畫的英國電影《弊傢伙史太林死咗》(The Death of Stalin),以英式荒誕拍俄國史將英式自私官僚融入當年俄國國情,笑死。中國藝術家徐冰將閉路電視片段重新剪接並配上旁白,拍出奇情創意之作《蜻蜓之眼》。CCTV 還是演戲,都不重要,如何在紛亂大環境下活出自己才是重點。

 

 


 

要活出自己還是隱藏自己,這是個不分年代地域的問題。畢竟樣靚好似有著數。從《蜻蜓之眼》穿越今天網路年代對女性外觀的單一物化,回到三十代的美國,一樣有個不知我是誰的奇女子。紀錄片《豔星發明家》(Bombshell: The Hedy Lamarr Story) 為美女明星喜地拉瑪(Hedy Lamarr)的科學腦袋作解說,她所發明的無線電跳頻技術成為Wifi和藍芽的基礎。可惜女性生於那個年頭,即使擁有科學家頭腦,還是沒有多大的發揮機會,最後失去自我更連番整容失敗,不再公開露面,令人惋惜。

 

 

 


 

從演員過度成另一行業專才,Leon Vitali就順利得多。紀錄片《寇比力克的萬能助手》(Filmworker) ,找來Stanley Kubrick 前助手Leon Vitali及一眾台前幕後憶述,他如何專心致志為Stanley Kubrick 服務,直到他過身為止。只嫌紀錄片剪輯粗糙,又欠缺Styling,浪費了紀錄片主角的背景與題材。要做到敬業樂業,大抵要才華遇上伯樂,才可今生無悔做到底。本年電影節焦點多得找來林青霞撐場,算是挽回了點吸引力。走往文化中心時途經她的夫家品牌位於北京道的旗艦店,原來只剩下零星Display ,一切正在拆卸中。這品牌的生意去向又似乎未明。那一邊廂的林青霞在電影節裡更見耀眼。在文化中心的座談會上,未有穿上夫家的時裝品牌 ,一身Chanel配上山茶花胸針,看過《暗戀桃花源》中提及過的山茶花一段一定暗笑。見到依人回憶初心,幸福滿瀉的模樣,大家都滿足了。


緣來緣去,想起兩年前電影節傳媒中心,全都用上樂視贊助的大電視給傳媒觀看影片。今天用電腦觀看倒有一份平實。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