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Edgi |2017.9.28
圖: Edgi / Sundance
現場所見,《英雄下半場》(The Hero) 導演畢特哈里 (Brett Haley)是個吃貨。訪問期間吃著能得利軟糖,訪問完畢後又拿著兩大包熱浪薯片登上大會座駕慢慢嘆,看來港式零食甚得導演歡心。輕輕鬆鬆的吃貨模樣,跟他電影作品中的沉實基調很不一樣呢!
打從第一部導演作品 “The New Year”,到兩度跟性格演員燊依利諾 (Sam Elliott)合作的《黃昏情人夢》(I’ll See You In My Dreams) 及《英雄下半場》 (The Hero),都是關於一個人如何慢慢走過來的心靈旅程,後者更是針對老人心境。在跟導演談Sundance電影節裡頭的《英雄下半場》前,必先要講一下他的上一部作品《黃昏情人夢》。
|
C: 你對上一部作品《黃昏情人夢》是一部關於年長女性如何面對人生後半階段的電影。甚麼令你對描述長者的故事如此感興趣 ?
B: 我只是對所有人感到興趣吧。人們生活得久了自然會面對老化,如果你夠幸運開始面對老化的話。其實我只是對不同的人生階段感到好奇,便透過電影去探討,於是就開始了《黃昏情人夢》。而《英雄下半場》就是來自我對燊依利諾 的欽佩。他真人本身就是已經來到這個年紀,故事也就自然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C: 那麼,當初你是如何遇到燊依利諾呢 ?
C: 是甚麼令你們想為他炮製一部電影 ?
|
C: 在《黃昏情人夢》裡他飾演自信主動的魅力男士,而在《英雄下半場》裡他就顯得被動憂鬱,你是特意在他與你合作的第二部影片作個對比嗎 ?
B: 我不會讓他飾演一個角色兩次吧。我想他演繹一個男人所遇到的危機,他要走過他所遇到的困難。我希望從他身上看到更脆弱的一面,於是我腦海裡便構思這個故事。況且,我也不想自我重覆,要演員再演出相類似的東西,所以想他在《英雄下半場》有與別不同的演出。 C: 那麼《英雄下半場》算不算是《黃昏情人夢》的男性版嗎?
B: 不不不,這兩部作品非常不一樣。電影都是關於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黃昏情人夢》是關於悲傷和失去的感覺。至於《英雄下半場》是關於一個人的Legacy。在生命結束後,這個人可能會遺留一些東西給他人,又或者這個人完全沒有甚麼可以流芳百世。這同時也是人在生命旅程結束之前,所要面對的事情。你會知道,你即將留下來的東西有多少; 而要去補償時也不會太遲。我只是就著演員的本質及年齡去創作故事,當然兩者有一定關聯,但這兩部作品要說的主題是完全不一樣。 C: 那麼你想說的是,戲中主角要即將面對的死亡,抑或是突如其來的東山再起的機會?
B: 兩者都有吧。燊依利諾飾演的Lee Hayden,他需要在人生大限前,用另一個角色鞏固自己的Legacy,令自己有機會被記著。但去到戲的最後,他好像不再是這樣的感覺了。他同時要面對死亡,也要面對作為過氣明星的突然名氣,都是在生活與事業上的掙扎。人們怎麼看待你,而到人生的最後,又會是怎麼的一回事。在電影的最後,也說明了成功與否都不重要了,一切都是表面的。跟身邊人的關係才最重要。
|
C: 為什麼把這部電影叫作 Hero ? 在戲中看不到他有甚麼英雄式行為。英雄在這裡是甚麼意思呢 ?
B: 戲中主角是因為一套叫 “Hero” 的戲而成名。那具有諷刺意味。他顯然不是英雄,只是那部名為 “Hero” 的電影而令人們都這樣稱呼他。這困擾了他一段很長的時間。這大概是個玩笑吧。
C: 有些評論認為這戲的故事太平坦,甚至是老土,但對我來說是頗驚喜的。因為我以為戲中主角Lee會在那段演說後再次成為當紅明星。在他們討論「成功只是冰山一角」後,故事的轉向好像不同了。他跟身邊人的關係與及對生命的掙扎才是重點。你是不是想說成功的定義呢 ?
B: 是的,成功不是來自你的事業或工作,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才算成功。戲中主角Lee就是關於這個。至於評論,不同人都有不同的說法,但我就是試著去說這個人物的心路歷程。觀眾會看到的,即使人們喜歡與否。這就是電影,總常會發生的事情。
|
C: 作為導演,直到現在,你遇到過甚麼問題呢 ?
B: 很多的。做電影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會遇到很多困難的事。能夠完成每一件事都簡直是奇蹟。要把所有事情融合在一起,Make It Happen。過程中會經歷很多挑戰及困難,但又會因此每天都遇到新奇趣事。例如資金、失去了本來安排了的場地、各種檔期問題、有些東西在最後一刻掉下、拍攝期間整天有飛機在上空影響到錄音等等。但也相當刺激。 Easy is Boring ,對不 ?
C: 你的下一部電影會是怎樣? 都跟你的前作一樣,探索一個人的心靈旅程嗎 ?
B: 我已經拍攝了我下一部的作品了,現在正在剪接中。我只能說這部作品是窩心、真誠和真實的,但也同時相當有趣。我的作品本身就很富娛樂性,有其幽默感,並不嚴肅,是人們都會想看的東西,可以深受其中。希望人們看後可以覺得這個世界美好一點。
|